连绵的山丘,宛如起伏的波浪,斑驳的阳光洒进密不透风的树林。
一片寂静,静得能听见自己快步走发出的“沙沙”声,“从这里走向战场”巨幅标识牌很快被甩在身后。
“轰——!”炮弹撕裂空气的瞬间,山石翻滚、尘土飞扬,大地陷入到疯狂的颤抖中。我的心脏“突突”得仿佛要跳出胸膛,紧张的情绪令人窒息。
“欢迎来到三界训练基地。”一条黑影闪出来,涂满迷彩的脸上露出一双眨动的眼,目光犀利得像他身上那把明晃晃的枪。
“找老丁?”黑影伸出满是老茧的手,使劲握住我的手热情地晃动:“他刚走,说是去市二幼了。”说着,涂满迷彩的脸上笑出一排洁白的牙。我定睛一看,这是一位身材魁梧的上校军官,迷彩服已被汗水湿透。
“只要老丁在,一切都妥妥的!”这位驻军某部政治工作部主任提起老丁如数家珍:“在老丁和双拥办同志的努力下,市县两级不仅高标准为我们修建了一座净水处理厂,还克服各种困难把水管修到大山深处,不容易啊!”
老丁叫丁勇,是滁州市双拥办主任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。我们听说他在三界,没打招呼就直接来找他,想了解滁州双拥工作。
“老丁和双拥办的同志一年不知要来多少次。现在,群众非常支持部队,就算装备不小心碾轧了庄稼,也不会找部队麻烦!”上校身边一位年轻军官插话。
炮声打断述说,“战斗”一触即发。一辆装甲指挥车呼啸着“跳”过土坡直冲在我们面前。上校钻进车,甩下一句:“滁州拥军,那是杠杠的!”
我们急忙忙“追老丁”。从三界镇赶到市区50多公里,1小时车程。车窗外,公路旁不时闪现大炮、坦克等军事主题标识,还有巨幅拥军壁画。
午后的滁州市第二幼儿园,阳光慵懒地洒在草坪和青石路上,仿佛是大自然撒下的金色碎片。
“嘘——”园长窦祖红将手指压在嘴唇上示意:“孩子们午休了。”她指着满墙孩子们手绘的解放军叔叔画像,自豪地说:“咱幼儿园在滁州数一数二,不论谁家的孩子想入园都要摇号,唯独军人的孩子可以直接入园!”
我正看着孩子们安静入睡的样子入神,园长轻声对我说:“瞧,这是‘拥军床’。”原来,幼儿园为了保障军娃入园,在房间又增加了很多小床。
“这不,老丁和双拥办的同志亲自来送军娃入园需求表,千叮咛万嘱咐,可连口茶都没顾上喝,就赶去天长市了。”园长指着桌上还冒着热气的茶杯说。
告别园长,我们继续“追老丁”。一个半小时后,车开进天长市很大的民营医院——天康医院。院长于正江风风火火地小跑过来,说:“我们半夜接来一位突发疾病的重点优抚对象。”
“夜班全员出动,及时把老爷子接到优抚病区,经过精心护理,老爷子现在脱离危险了!”于正江用力捋了捋凌乱的头发,笑着说,“优抚对象在我们医院不仅能享受很优质服务,还有不少其他优惠。”
我正想问老丁在哪儿,手机铃声突然响起,一看,正是老丁。“实在对不住,市里马上要开个军地互办实事推进会,有几个实际问题需要解决。我慰问完生病的优抚对象就先往滁州市区返了!”老丁洪亮的声音里透着真诚,“我明天一早去滁州学院,讨论深化大学生拥军社会实践的事,咱们明天见。”
虽然没见到老丁有点遗憾,但我深深感受到了双拥工作的“滁州速度”,明天接着“追老丁”!
文章来源:新时代中国双拥